|
賀新郎(寓言) / 作者:吳潛 |
可意人如玉。
小簾櫳、輕勻淡濘,道家裝束。
長恨春歸無尋處,全在波明黛綠。
看冶葉、倡條渾俗。
比似江梅清有韻,更臨風、對月斜依竹。
看不足,詠不足。
曲屏半掩青山簇。
正輕寒、夜來花睡,半_殘燭。
縹緲九霞光里夢,香在衣裳剩馥。
又只恐、銅壺聲促。
試問送人歸去后,對一奩、花影垂金粟。
腸易斷,倩誰續。
|
|
賀新郎(寓言)解釋: 《賀新郎(寓言)》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可意人如玉。
小簾櫳、輕勻淡濘,道家裝束。
長恨春歸無尋處,全在波明黛綠。
看冶葉、倡條渾俗。
比似江梅清有韻,更臨風、對月斜依竹。
看不足,詠不足。
曲屏半掩青山簇。
正輕寒、夜來花睡,半_殘燭。
縹緲九霞光里夢,香在衣裳剩馥。
又只恐、銅壺聲促。
試問送人歸去后,對一奩、花影垂金粟。
腸易斷,倩誰續。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述一個寓言的情景為主題,通過描繪細膩的意象,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流逝時光的留戀。詩中以細致、柔美的筆觸展現了對可愛的新郎的贊美,同時也抒發了對美好事物的欣賞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將細膩的意象與寓言故事相結合,展現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以下是對詩中幾個重要意象的解讀:
1."小簾櫳、輕勻淡濘,道家裝束":描繪了新郎的容貌和著裝,以柔和、細膩的語言表達了他的美好形象。
2."長恨春歸無尋處,全在波明黛綠":表達了對春天離去的無奈和留戀之情,以及對春天美好景色的回憶。
3."看冶葉、倡條渾俗":描述了一種俗世的景象,與新郎的美好形象形成對照,凸顯了他的獨特魅力。
4."比似江梅清有韻,更臨風、對月斜依竹":將新郎的美貌與江梅的清雅相比,表達了他的高雅和與眾不同之處。
5."曲屏半掩青山簇":描繪了室內的景象,通過隱約的畫面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氛圍。
整首詩詞以細膩、柔美的筆觸描繪了新郎的美好形象,并通過寓言的方式展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時光的留戀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以細致的描寫和雋永的語言給人以美的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