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疏影 / 作者:吳潛 |
寒梢砌玉。
把膽瓶頓了,相伴孤宿。
寂寞幽客,篩影橫斜,宜松更自宜竹。
殘更蝶夢知何處,□只在、昭亭山北。
問平生、雪壓霜欺,得似老枝擎獨。
何事胭脂點染,認桃與辨杏,枝葉青綠。
莫是冰姿,改換紅妝,要近金門朱屋。
繁華艷麗如飛電,但宛轉(zhuǎn)、斷歌零曲。
且不如、藏白收香,旋學世間邊幅。
|
|
疏影解釋: 《疏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潛。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疏影
寒梢砌玉。把膽瓶頓了,相伴孤宿。
寂寞幽客,篩影橫斜,宜松更自宜竹。
殘更蝶夢知何處,□只在、昭亭山北。
問平生、雪壓霜欺,得似老枝擎獨。
何事胭脂點染,認桃與辨杏,枝葉青綠。
莫是冰姿,改換紅妝,要近金門朱屋。
繁華艷麗如飛電,但宛轉(zhuǎn)、斷歌零曲。
且不如、藏白收香,旋學世間邊幅。
詩詞的中文譯文:
稀疏的影子
寒冷的枝梢上結(jié)滿了霜。將膽瓶一口飲盡,與這寂寞為伴度過長夜。
孤寂的游子,篩選著斜斜的影子,適宜的是松樹,更適宜的是竹子。
殘月下,蝴蝶的夢想知道何處,只在昭亭山的北面。
問及一生,是雪壓過了霜,宛如老枝獨自承擔。
為什么胭脂點染了枝頭,認不出桃花和杏花,枝葉青翠。
也許是冰姿,改換了紅妝,要靠近金門朱屋。
繁華艷麗如飛電,但轉(zhuǎn)瞬即逝,斷掉了歌聲和曲調(diào)。
與其如此,不如藏白色的花朵,收取香氣,學習世間的寂寞之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寂寞孤寂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憂思和對世俗繁華的反思。
詩中以冬天的景象為背景,冷寂的梢頭掛滿了霜,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詩人將自己比作寂寞的幽客,度過漫長的夜晚,與自然為伴。他篩選著斜斜的影子,認為松樹和竹子都能給他帶來寧靜和滿足。
詩中出現(xiàn)了昭亭山和殘月,蝴蝶在殘月下飛舞,但夢想的歸宿卻只在昭亭山北。這表達了詩人對追求夢想的思考和追尋的困惑。
詩人詢問自己的一生,感慨時光如白雪覆蓋了青春的霜,暗示歲月的流逝和自己的孤獨。他將胭脂點染的桃花和杏花比作世俗的紅妝,希望能擺脫浮華的世界,靠近純粹的自然。
詩的后半部分強調(diào)了世俗的繁華和轉(zhuǎn)瞬即逝的特性。繁華艷麗如飛電,但終究不過是宛轉(zhuǎn)和斷續(xù),歌聲和曲調(diào)在瞬間中斷。詩人表示,與其追求虛浮的浪漫和繁華,不如收斂自己的欲望,學習珍藏白色花朵的純潔和香氣,以及世間的寂寞之美。
整首詩以寒冷的冬景為背景,通過描繪孤寂的影子、寂寞的幽客和對世俗繁華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憂思和對純粹和寂寞之美的追求。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感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