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遇樂(三和) / 作者:吳潛 |
祝告天公,放燈時節,且收今雨。
萬戶千門,六街三鬧,綻水晶云母。
香車寶馬,珠簾翠幕,不怕禁更敲五。
霓裳曲,驚回好夢,誤游紫宮朱府。
沈思舊日京華,風景逗曉,猶聽戲鼓。
分鏡圓時,斷釵合處,倩笑歌與舞。
如今閑院,峰殘蛾褪,消夜果邊自語。
虧人日煞,梅花紙帳,權將睡補。
|
|
永遇樂(三和)解釋: 《永遇樂(三和)》是宋代吳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祝告天公,放燈時節,且收今雨。
萬戶千門,六街三鬧,綻水晶云母。
香車寶馬,珠簾翠幕,不怕禁更敲五。
霓裳曲,驚回好夢,誤游紫宮朱府。
沈思舊日京華,風景逗曉,猶聽戲鼓。
分鏡圓時,斷釵合處,倩笑歌與舞。
如今閑院,峰殘蛾褪,消夜果邊自語。
虧人日煞,梅花紙帳,權將睡補。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燈節時的繁華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美好時光的思念和對現實的感慨。詩中通過形容燈節時的熱鬧場景以及宴會中的歌舞,表達了詩人對過去京華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詩人通過描繪繁華景象和美好回憶,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思念之情。
賞析:
《永遇樂(三和)》以熱鬧的燈節場景為背景,通過繁華的描繪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熱鬧和豪華。詩中的香車寶馬、珠簾翠幕等描繪了宴會的奢華氛圍。霓裳曲的出現使人聯想到神話中的仙樂,增加了詩詞的神秘感。
然而,詩人在描繪繁華的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現實的不滿。詩中提到的沈思舊日京華和聽戲鼓等細節,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分鏡圓時、斷釵合處的描述則表現了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和破碎的情感。最后幾句詩,詩人在閑暇的夜晚,感慨現實的不盡如人意,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疲憊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繁華景象和對過去時光的思念為主線,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和對現實的感慨,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該詩既有對繁華景象的描繪,又有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