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浦蓮(會老香堂,和美成) / 作者:吳潛 |
扇荷偷換羽葆。
院宇人聲窈。
獨步亭皋下,闌干并、棲幽鳥。
新雨抽嫩草。
檐花鬧,一片萍鋪沼。
燕雛小。
書空底事,那堪手版持倒。
今來古往,幾見北邙人曉。
鄉號無何但日到。
休覺。
陶然身世塵表。
|
|
隔浦蓮(會老香堂,和美成)解釋: 詩詞:《隔浦蓮(會老香堂,和美成)》
扇荷偷換羽葆。
院宇人聲窈。
獨步亭皋下,闌干并、棲幽鳥。
新雨抽嫩草。
檐花鬧,一片萍鋪沼。
燕雛小。
書空底事,那堪手版持倒。
今來古往,幾見北邙人曉。
鄉號無何但日到。
休覺。
陶然身世塵表。
這首詩詞是宋代吳潛所作,題為《隔浦蓮(會老香堂,和美成)》。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扇子上的荷花悄悄地換上了新的羽葆。
院子里的人聲低沉。
我獨自步行在亭子和高臺之間,欄桿上棲息著幽靜的鳥。
新雨滋潤著嫩草。
檐下的花朵熱鬧歡騰,一片浮萍鋪滿了沼澤。
燕雛們很小。
書里空空如也,那怎能握著手卷翻來覆去。
今天過去,古時來臨,我幾次見過北邙的人們黎明時分蘇醒。
我的家鄉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每天都是如此。
別再覺察了。
我如此愉快地過著塵世的生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思熟慮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詩的開頭,扇子上的荷花偷偷地更換了新的羽葆,這一行動暗示了時間的流轉和事物的更替。接著,描寫了院子里人聲的窈窕,給人一種寧靜幽雅的感覺。
詩人獨自一人,步行在亭子和高臺之間,觀察著欄桿上棲息的幽靜鳥群,這一景象表現了詩人追求清凈和寧靜的心境。
下一段描述了新雨滋潤著嫩草,檐下的花朵熱鬧歡騰,一片浮萍鋪滿了沼澤。這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遞出生機勃勃的氣息和歡樂的場景。
接著,詩人寫道燕雛很小,書里空空如也,無法找到合適的文字來表達內心的感受。這里反映了詩人對表達的困擾和無奈,同時也映射出人生中的某種無法言說的情感和境遇。
最后兩句表達了今古交替的感受,詩人多次見過北邙的人們在黎明時分蘇醒。北邙可能是詩人所在的地方,這里通過時間和空間的對比,揭示了人們在時間的長河中的存在和相互交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淡然和平淡的態度,認為家鄉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每天都是如此,提醒人們對平凡生活的珍視和滿足。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生活和情感的敏感。通過對荷花、院子、鳥群、雨水、花朵等元素的描繪,詩人營造了一幅寧靜而生動的畫面,同時融入了對生活、時間和人情的感悟和思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詩人對塵世生活的欣賞和喜悅,以及對平凡事物背后的深刻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