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淘沙(戊午中秋和劉自昭) / 作者:吳潛 |
望月眼穿東,云幕千里。
有時推出賴他風。
恰似玉環猶未竇,得恁玲瓏。
誰在華山峰,一半天中。
君逾五十我成翁。
未必明年如此夜,笑口難逢。
|
|
浪淘沙(戊午中秋和劉自昭)解釋: 《浪淘沙(戊午中秋和劉自昭)》是一首宋代吳潛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望月眼穿東,云幕千里。
有時推出賴他風。
恰似玉環猶未竇,得恁玲瓏。
誰在華山峰,一半天中。
君逾五十我成翁。
未必明年如此夜,笑口難逢。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月光明亮的夜晚。詩人觀察到月亮在東方升起,穿透云層的光芒遙遠延伸。有時風吹散了云霧,月光更加明亮。月亮的光芒宛如一個未經雕琢的玉環,閃耀著美麗的光彩。在華山峰上,有人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中。詩人自比為年過五十的翁,意味著自己已經年老,而對方可能還年輕。他提到明年的這個夜晚未必再有笑聲,意味著人生中美好的時刻難以重現。
賞析:
這首詩詞以夜晚的景象為背景,以詩人獨特的觀察和感受表達了對美好瞬間的珍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詩中的月亮和風成為詩人表達情感的象征,月亮的明亮和風的吹拂都給人以美好和希望的感覺。詩人通過對月亮和風的描繪,呈現出一幅寧靜、明亮的夜景,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渴望和對時光流轉的感嘆。
詩中的華山峰象征著高遠和壯麗,使整個景象更具震撼力和視覺沖擊力。詩人將自己年過五旬與對方相對照,折射出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最后的兩句"未必明年如此夜,笑口難逢"表達了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珍貴時刻的稀缺性。詩人認識到美好的時光難以預料和重現,因此更應該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情感和哲理,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這首詩詞給人以靜謐、明亮、深思的感受,具有一定的抒情和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