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鄉子(和韻,己未八月十日郊行) / 作者:吳潛 |
野思浩難收,坐看漁舟度遠洲。
蘆葦已凋荷已敗,風颼。
桂子飄香八月頭。
歸計這回酬,猶及家山一半秋。
雖則家山元是客,浮休。
有底歡娛有底愁。
|
|
南鄉子(和韻,己未八月十日郊行)解釋: 《南鄉子(和韻,己未八月十日郊行)》是一首宋代吳潛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野思浩難收,
坐看漁舟度遠洲。
蘆葦已凋荷已敗,
風颼。
桂子飄香八月頭。
歸計這回酬,
猶及家山一半秋。
雖則家山元是客,
浮休。
有底歡娛有底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郊外行走時的思緒和情感。詩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種種景物和變化引發了他的深思。他坐在那里,靜靜地看著漁船穿過遠洲,心中的思緒卻無法平靜下來。秋風吹拂著已經凋零的蘆葦和凋謝的荷花,八月的天空中彌漫著桂花的香氣。
詩人思索著自己的歸期,他意識到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半的秋天,他還沒有回到家鄉。盡管他現在身處的地方也是他的家,但他仍然是個外來客。他感嘆著自己的浮躁和無法安定的心情,同時也體味到了人生中的歡樂和憂愁。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詩人內心的思緒,展現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詩人通過觀察自然景物,將自然與人情相融合,表達了對歸家和安定的渴望,以及對外來身份和內心紛亂的反思。
詩中用“野思浩難收”來形容內心的思緒難以平靜,這種情感通過描寫草木凋謝、風吹花香等自然景物得到了進一步的表達。詩人通過對家鄉和外來身份的對比,傳達了對歸屬感和安定生活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的喜悅與憂愁的并存,給人以深遠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