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吳潛 |
處處羊腸路,歸路是安便。
從頭點檢身世,今日豈非天。
未論分封邦國,未論分符鄉國,晚節且圓全。
但覺君恩重,老淚忽潸然。
謝東山,裴綠野,李平泉。
從今許我,攀附諸老與齊肩。
更得十年安樂,便了百年光景,不是謾歸田。
謹勿傷離別,聊共醉觥船。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潛。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處處羊腸路,歸路是安便。
從頭點檢身世,今日豈非天。
未論分封邦國,未論分符鄉國,晚節且圓全。
但覺君恩重,老淚忽潸然。
謝東山,裴綠野,李平泉。
從今許我,攀附諸老與齊肩。
更得十年安樂,便了百年光景,不是謾歸田。
謹勿傷離別,聊共醉觥船。
譯文:
在每個地方都是迂回曲折的路,回程卻是順利的。
從頭審視自己的身世,今天難道不是天賜的嗎?
不論分封的國家,也不論分割的鄉國,晚年仍然心滿意足。
只覺得君恩重如山,老淚忽然涌出。
謝東山,裴綠野,李平泉。
從今以后,請讓我與這些老者攀附在一起。
再得十年的安樂,就足夠了百年的光景,不再是虛假的歸田。
請不要傷感離別,讓我們共同醉倒在觥籌交錯的船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述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吳潛對自己人生的反思和對晚年生活的期盼。詩中提到的"羊腸路"表示人生的曲折和艱難,而"歸路是安便"則表達了對未來的樂觀和希望。
作者在詩中強調了晚年的滿足和對友誼的珍視。他提到了謝東山、裴綠野和李平泉等人名,意味著他希望與這些老者結交并攀附在一起,共同度過晚年。
詩的最后,作者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對離別的不舍。他希望能夠過上十年安樂的生活,不再追求百年的輝煌,而是珍惜眼前的時光。
整首詩洋溢著智者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友情的渴望。通過描寫自己的經歷和情感,作者表達了對人生的理解和對美好晚年的向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生命和友誼的獨特見解,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