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其六 / 作者:姜夔 |
沙尾風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盤。
百年草草都寒夜,自琢春詞剪燭看。
|
|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其六解釋: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其六》是宋代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沙尾風回一棹寒,
椒花今夕不登盤。
百年草草都寒夜,
自琢春詞剪燭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除夜夜晚的景象。詩人姜夔在石湖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現在他乘船回到了苕溪。夜晚的湖邊,寒風吹拂著沙灘,孤獨的船只在水上漂蕩。椒花雖然是通常會在這個時候綻放的,但是今晚卻沒有盛開。詩人感慨百年的光陰匆匆流逝,草草度過的歲月都是寒冷的夜晚。他自己現在獨自琢磨著春天的詞句,剪燭照看著自己的作品。
賞析:
這首詩詞以冬夜歸鄉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詩人內心的情感狀態,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詩中的沙尾、椒花和剪燭等意象都帶有濃郁的冬夜氛圍,給人一種寒冷和孤獨的感覺。沙尾風回的描寫,使人感受到冷風的呼嘯和湖面的寂靜。椒花未開的描述,暗示了孤寂和失望的情緒。而百年草草都寒夜的句子,則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歲月匆匆的感慨。詩人自己琢磨春詞、剪燭照看作品的描寫,體現了他對詩歌創作的執著和對藝術的追求。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詩人內心的獨白,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以及對藝術創作的熱愛和執著。它展示了姜夔細膩的情感表達和獨特的意境構建能力,是一首具有深情和思考性的宋代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