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沈器之二首 / 作者:姜夔 |
江漢乘流客,乾坤不擊舟。
玉琴虛素月,金劍落清秋。
野鹿知隨草,饑鷹故上韝。
風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
|
|
答沈器之二首解釋: 《答沈器之二首》是姜夔創作的宋代詩詞。這首詩以描繪江漢之景為主題,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漢乘流客,乾坤不擊舟。
江漢是指江水和漢水,乘流客即指乘船游覽江漢之地的旅客。乾坤不擊舟則表示江水和漢水的浩渺渾濁之勢不會撞擊船只。這兩句詩以江漢之水為背景,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無窮。
玉琴虛素月,金劍落清秋。
玉琴和素月都是婉約的象征,金劍和清秋則代表了堅強和寒冷。這兩句詩以音樂和景色的形象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堅忍不拔的品質的贊美。
野鹿知隨草,饑鷹故上韝。
野鹿隨著草的生長而自然而然地行動,饑鷹則為了覓食而騰空而起。這兩句詩以自然界的動物行為來比喻人生的順從和努力,表達了對自然和生命力的贊美。
風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
風流大堤曲指的是大堤的曲線優美,一唱使人愁則暗示了其中的哀愁和離別之情。這兩句詩以自然景觀和音樂來描繪人生的悲歡離合,表達了對生活的痛苦和無奈的感嘆。
這首詩詞通過對江漢之景的描繪,以及對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運用了婉約的意象和寓意深遠的修辭手法,通過對自然景色和生物行為的描寫,寄托了作者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