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松圖 / 作者:姜夔 |
山東隆準公,未語心已解。
按劍堂下人,成事汝應退。
非無帶礪約,政爾有恩害。
平生三寸舌,松間漱寒瀨。
|
|
赤松圖解釋: 《赤松圖》是姜夔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隱居山林的向往和對純潔生活的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
山東隆準公,未語心已解。
按劍堂下人,成事汝應退。
非無帶礪約,政爾有恩害。
平生三寸舌,松間漱寒瀨。
詩意和賞析:
《赤松圖》以山東隆準公為題,寓意是詩人自比山東名士隆準公,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自省和觀察,發現靜心思考和內在體驗能夠使他得到解脫和滿足,即使沒有言語交流,他的心已經得到了釋放。
詩中提到了劍堂下人,表明詩人推崇隱士的品質和生活方式。他認為在追求功名利祿之前,人們應該先退隱山林,遠離塵囂,修身養性。這種觀點體現了宋代士人對于隱逸生活的推崇,強調清靜和個體內心的培養。
詩中還提到了帶礪約,意味著以德行約束自己的行為。詩人認為,政治權謀會帶來恩害,而不是沒有約束的行動。他在平凡的生活中,通過自律和道德修養,與世無爭,追求內心的寧靜。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在松間漱寒瀨,是在山林中洗滌內心的濁氣,追求內心的純凈和清新。松樹象征著高潔和堅韌,詩人希望通過與松樹的相伴,洗盡塵埃,達到內心的寧靜和純粹。
《赤松圖》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純潔生活的追求。詩人通過與山林的親近和自省,表達了遠離塵囂、追求內心寧靜的理念。詩中運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于純潔自然生活的追求,并呼吁人們在追逐名利之前,先修身養性,保持內心的純凈和高尚。這首詩詞通過山水之間的意境,啟發人們思考人生的價值追求,傳達了一種追求真善美的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