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孤城 / 作者:姜夔 |
人家多住竹籬中,楊柳疏疏尚帶風。
記得下孤城下路,白云依舊兩三篷。
|
|
下孤城解釋: 《下孤城》是宋代詩人姜夔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居住在竹籬圍起的孤城之中的景象,周圍是稀疏的楊柳,微風吹拂著。詩人回憶起自己曾經下過這座孤城時的路途,白云依然飄蕩在空中,還可以看到兩三個帆篷。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人家多住竹籬中,
楊柳疏疏尚帶風。
記得下孤城下路,
白云依舊兩三篷。
這首詩所表達的詩意是詩人回憶過去的經歷和心境。詩中的“竹籬”和“孤城”都給人一種幽靜、隱蔽的感覺,暗示著詩人身處一種離群索居的狀態。楊柳的疏疏影影,帶有微風,給整個環境增添了一絲涼爽和寧靜的氛圍。
詩人回憶起自己曾經下過孤城時的路途,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景象。白云仍然在天空中自由飄蕩,象征著寬廣的天地和自由自在的心靈。兩三個帆篷的出現,可能是詩人想象中的遠行船只,增加了詩歌的遙遠感和渴望。
這首詩通過描繪孤城中的景象和詩人的回憶,傳達了一種思鄉之情和對自由的向往。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同時也表達了對遠方的向往和對自由的渴望。整首詩以簡潔、淡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