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乍涼寄樸翁 / 作者:姜夔 |
前日松間步屧歸,更將荷葉障秋暉。
如今城里拋團扇,應是山中試裌衣。
水有秋容連漸少,樹含涼氣鳥慵飛。
炎天既懶趨城市,從此尤須巒翠微。
|
|
乍涼寄樸翁解釋: 《乍涼寄樸翁》是宋代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前日松間步屧歸,
更將荷葉障秋暉。
如今城里拋團扇,
應是山中試裌衣。
水有秋容連漸少,
樹含涼氣鳥慵飛。
炎天既懶趨城市,
從此尤須巒翠微。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夏季轉涼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鄉村自然環境的向往和對城市生活的厭倦之情。詩中通過對松林、荷葉、團扇、裌衣、水、樹和鳥的描繪,展現了夏末秋初的變化和涼爽的感覺。詩人透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描繪,表達了對清涼山野生活的向往和對炎熱城市生活的厭倦之情。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夏末秋初的景象。詩中的"松間步屧歸"表現了詩人在松林中漫步的情景,"荷葉障秋暉"則描繪了荷葉的綠色遮擋住夏日的陽光。后兩句"城里拋團扇,應是山中試裌衣"則表達了詩人對城市生活的厭倦和對山野生活的向往,城市里不再需要團扇遮擋炎熱,而是需要裌衣來應對漸涼的秋天。
詩中還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化,"水有秋容連漸少,樹含涼氣鳥慵飛"表現了水面的減少和樹上的涼氣,使得鳥兒也變得懶洋洋地飛翔。最后兩句"炎天既懶趨城市,從此尤須巒翠微"則表達了詩人對炎熱夏天的厭倦,寄望于享受山野的清涼和山間的巒翠景色。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夏末秋初的景象和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向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寧靜清涼的山野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城市炎熱生活的厭倦之情。這首詩給人以清新涼爽的感覺,讀來讓人心情舒暢,也能引發人們對自然的思考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