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惠昌上人 / 作者:張祜 |
半巖開一室,香穟細氛氳。
石上漱秋水,月中行夏云。
律持僧講疏,經誦梵書文。
好是風廊下,遙遙掛褐裙。
|
|
題惠昌上人解釋: 《題惠昌上人》是唐代張祜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半巖開一室,
香穟細氛氳。
石上漱秋水,
月中行夏云。
律持僧講疏,
經誦梵書文。
好是風廊下,
遙遙掛褐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題寫給惠昌上人的景色和場景。詩人描述了一個僧人居住的地方,只占據了半個山巖,但卻散發著濃郁的香氣。他在石頭上漱洗著秋水,身處月光中,仿佛行走在夏天的云彩中。他一邊持著法器,為僧眾講解佛法經典,一邊誦讀著梵文經書。這一切都發生在風吹拂的走廊下,僧人遙遙掛著一件褐色的袈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僧人的生活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展示了僧人的清靜和專注。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如半巖、秋水、夏云,以及寺廟氛圍的描寫,如香氣、法器、梵文經書,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神秘的境界。
詩中的"半巖"和"一室"形象地表達了僧人簡樸的生活環境,同時也透露出僧人對物質世界的淡泊態度。"香穟細氛氳"則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香氣和祥和氛圍的場景,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與慢節奏的生活狀態。
詩中的"石上漱秋水"和"月中行夏云"運用了意象的手法,給人以超越現實的感受。通過將僧人與自然景色相融合,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對宇宙的思考。
接著,詩人描述了僧人持著法器講解經典和誦讀經書的場景。這展示了僧人專注于修行和傳播佛法的精神,同時也表達了對于知識和智慧的追求。詩中的"好是風廊下,遙遙掛褐裙"則強調了僧人的身份和形象,以及他與塵世的距離感。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景色和場景的描寫,展現了僧人的清靜、專注和超脫的境界,同時也表達了對佛法和智慧的追求。詩人運用意象和細節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神秘的詩境,引發人們對內心世界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