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靈澈上人 / 作者:張祜 |
老僧何處寺,秋夢繞江濱。
獨樹月中鶴,孤舟云外人。
榮華長指幻,衰病久觀身。
應笑無成者,滄洲垂一輪。
|
|
寄靈澈上人解釋: 《寄靈澈上人》是唐代張祜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一個老僧在秋夜中的孤獨和思考。
詩人首先寫道:“老僧何處寺,秋夢繞江濱。”這句話描繪了老僧所在的寺廟和他的孤獨。在寂靜的秋夜里,夢境環繞著江邊。
接下來,詩人寫道:“獨樹月中鶴,孤舟云外人。”這里通過描繪一只鶴站在寂靜的月光下,以及一個孤獨的舟人遠離云外的世界,強調了主題的孤獨和超脫。
然后,詩人寫到:“榮華長指幻,衰病久觀身。”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于榮華富貴的看法。他認為這些榮耀只是幻象,而衰病的身體才是真實的存在。
最后,詩人寫道:“應笑無成者,滄洲垂一輪。”這句話是對于自己的反思。詩人認為自己沒有達到所期望的成就,但他仍然堅定地相信,在這個滄海之中,還有一個永恒的存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寄給靈澈上人
老僧在哪個寺院里,
秋天的夢圍繞在江濱。
一只孤獨的鶴在月亮中,
一個孤獨的舟人在云外。
榮華富貴只是虛幻,
衰病久久困擾身體。
或許會嘲笑無所成的人,
但滄洲上的月亮依然掛在天空。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寂靜和孤獨的感受。通過描繪一個老僧在秋夜中的孤獨和思考,詩人反思了人生的意義和追求。詩中的自然意象和對于榮華富貴的看法,表達了作者對于虛幻和真實的思考。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唐代詩人對于人生哲學的思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