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僧云棲 / 作者:張祜 |
麈尾與筇枝,幾年離石壇。
梵馀林雪厚,棋罷岳鐘殘。
開卷喜先悟,漱瓶知早寒。
衡陽寺前雁,今日到長安。
|
|
贈僧云棲解釋: 《贈僧云棲》中文譯文:
麈尾與筇枝,幾年離石壇。
梵馀林雪厚,棋罷岳鐘殘。
開卷喜先悟,漱瓶知早寒。
衡陽寺前雁,今日到長安。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張祜寫的一首贈詩,送給名叫云棲的僧人。詩中通過描寫靜默與孤獨的景象,表達出一種寂寞深遠的情感以及對僧人的贊賞和祝福之意。
賞析:
這首詩以禪宗和佛教的語言來表達詩人的情感,采用了寓言和象征的手法。麈尾和筇枝是禪宗中常用的扇子和拂塵,象征著快樂和清凈。詩人寫道這是麈尾與筇枝幾年來離開了石頭身上的壇臺,意味著僧人對禪宗的忠誠和堅持。梵馀林雪厚,表達了僧人所在地的寧靜和寂靜。棋罷岳鐘殘,暗示詩人對僧人修行所付出的努力和堅持。
詩人還表達了對僧人智慧的贊賞,稱其“開卷喜先悟”,意思是僧人打開書本,就能迅速領悟其中的道理。漱瓶知早寒,則是指僧人早起時漱口瓶中的水已經變冷,暗示僧人對修行的專注。
最后兩句詩描寫了寺廟前飛來的雁,說明詩人所贈之人已經遷往長安。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象征手法,表達了對僧人的贊賞和祝愿,同時呈現出一幅清靜深遠的禪意畫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