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宋州于使君家樂琵琶 / 作者:張祜 |
歷歷四弦分,重來上界聞。
玉盤飛夜雹,金磬入秋云。
隴霧笳凝水,砂風雁咽群。
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
|
觀宋州于使君家樂琵琶解釋: 詩詞:《觀宋州于使君家樂琵琶》
歷歷四弦分,重來上界聞。
玉盤飛夜雹,金磬入秋云。
隴霧笳凝水,砂風雁咽群。
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中文譯文:
琵琶的聲音清晰地分開四根弦,再次傳到上界。
玉盤中的音符像夜晚的冰雹一樣飛舞,金磬的聲音穿過秋天的云彩。
隴山上的霧凝結成水滴,沙漠中的風吹得雁群低聲咽喉。
無法忍受的天塞之苦,青冢中葬著的是昭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人張祜創作的一首琵琶曲詞。它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琵琶的音韻和音樂的效果,同時融入了一些歷史典故和情感的表達。
詩的開篇寫道,“歷歷四弦分,重來上界聞”,表達了琵琶音韻的細膩和高亢,使人仿佛置身仙境之中。接著描述了琵琶音樂的奇妙效果,以夜雹和秋云來形容琵琶聲音的獨特飛舞和穿透力。
接下來的兩句,“隴霧笳凝水,砂風雁咽群”,通過婉轉的詞句描繪了琵琶聲音所帶來的情感共鳴。隴山上的霧凝結成水滴,暗喻著聽琵琶時的感動之淚,砂漠中的風吹得雁群低聲咽喉,意味著琵琶音樂帶來的心靈震撼。
最后兩句“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則融入了歷史典故和情感的表達。這里所說的“天塞恨”指的是昭君被迫嫁給匈奴的悲憤之情,琵琶的音樂喚起了作者對昭君悲劇命運的同情和憐憫。而“青冢是昭君”則是指昭君被埋葬的地方,表達了對昭君的紀念和懷念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琵琶音樂的描繪和與歷史典故的結合,展示了作者對音樂的贊美和對昭君命運的同情。同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琵琶音樂的美妙和深遠的情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