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河上兵 / 作者:張祜 |
一聞河塞上,非是欲權兵。
首尾誠須畏,膏肓慎勿輕。
多門徒可入,盡室且思行。
莫為無媒者,滄浪不濯纓。
|
|
感河上兵解釋: 《感河上兵》是唐代張祜的一首詩詞。詩人表達了對戰爭和軍隊的深思和擔憂。詩詞雖名為“感河上兵”,但并沒有著重描述軍隊的壯麗場面,而是更加關注戰爭所帶來的危害和傷害。
詩詞中稱“一聞河塞上,非是欲權兵”,意指一聽說河塞上有軍隊出現,并不是為了爭權奪利,而是對戰爭本身感到憂慮。接下來的兩句“首尾誠須畏,膏肓慎勿輕”更是提醒人們戰爭的后果極其嚴重,應該對戰爭持謹慎的態度。
然后詩中提到“多門徒可入,盡室且思行”,意味著軍隊招募的人很多,理應盡早行動。最后一句“莫為無媒者,滄浪不濯纓”則是提醒不應該因為無法準備好所需的條件而停頓不前,應該勇往直前。滄浪代表江水,濯纓代表洗刷戰斗的勇氣和決心。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表達,傳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深思和憂慮,同時呼吁人們要警惕和擔心戰爭所帶來的破壞性后果,同時也提醒人們要積極行動、不畏困難,為和平和安寧而努力奮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