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惠昌上人 / 作者:張祜 |
半巖開一室,香穟細氛氳。
石上漱秋水,月中行夏云。
律持僧講疏,經誦梵書文。
好是風廊下,遙遙掛褐裙。
|
|
題惠昌上人解釋: 詩詞:《題惠昌上人》
半巖開一室,
香穟細氛氳。
石上漱秋水,
月中行夏云。
律持僧講疏,
經誦梵書文。
好是風廊下,
遙遙掛褐裙。
中文譯文:
在半個巖石上開辟一間房,
香氣彌漫,細膩而濃郁。
在石頭上洗漱秋水,
在月光下穿行夏日的云彩。
律師持守佛教教義,
僧人講解佛經。
最好的地方是風吹過的廊道,
那里掛著僧人的褐色袍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張祜的作品,題目是《題惠昌上人》。詩人以質樸的語言描繪了僧人惠昌所居的寺廟和他的修行景象。
詩的開篇描述了惠昌所居的地方,只占據了巖石的一半,說明了這個地方并不大,暗示著僧人的清苦生活。但是在這個簡陋的環境里,卻散發出了濃郁的香氣,表達了修行的境界是在精神層面上的。
第二句“石上漱秋水,月中行夏云”,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以描繪僧人與自然的和諧。僧人在石頭上漱秋水,表現出他對自然的敬畏和與自然融合的狀態。行走在月光下的夏云之中,也表達了他超脫于塵世的境界。
接下來的兩句描寫了僧人的修行狀態。他持守佛教律法,聽取僧人的講解和閱讀佛經。這揭示了僧人的智慧和修行的努力。
最后兩句“好是風廊下,遙遙掛褐裙”,通過對環境的描寫,展示了僧人的清修和雅致的品質。風吹過的廊道和掛著褐色袍裙,都透露著僧人的清高和超然。
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對自然環境的描繪,展現了僧人修行的心境。詩人尊敬和贊美了惠昌這位僧人,并通過他的修行境界給讀者帶來了愉悅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