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人歸蜀 / 作者:張祜 |
錦城春色溯江源,三峽經過幾夜猿。
紅樹兩厓開霽色,碧巖千仞漲波痕。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長怨相如留滯處,富家還憶卓王孫。
|
|
送人歸蜀解釋: 詩詞:《送人歸蜀》
朝代:唐代
作者:張祜
錦城春色溯江源,
三峽經過幾夜猿。
紅樹兩厓開霽色,
碧巖千仞漲波痕。
蕭蕭暮雨荊王夢,
漠漠春煙蜀帝魂。
長怨相如留滯處,
富家還憶卓王孫。
中文譯文:
五彩斑斕的城市春色追溯到江的源頭,
經過了幾個夜晚,三峽的猿鳴聲。
紅色的樹木在兩岸開放,霽色的天空,
蔚藍的巖石在千仞峰上留下波紋痕跡。
蕭蕭的暮雨讓人想起荊王的夢境,
朦朧的春霧中彌漫著蜀國帝王的靈魂。
長久以來的怨恨使相如留在了這個滯留之地,
富裕的家族仍然懷念卓文君的后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張祜的作品,表達了對遠行者的送別和對蜀地的思念之情。
首句“錦城春色溯江源”,以錦城春色為引子,將讀者帶入了詩人的情感世界。錦城指成都,春色代表美好的景色。而“溯江源”則表達了追溯到江水的起源地,以此暗示了遠行者將要去往的目的地。
接下來描述了蜀地的景色。三峽是長江三峽的簡稱,詩中的“幾夜猿”指的是三峽間傳來的猿鳴聲,這個景象讓人感受到了蜀地的山野之美。
第三、四句描繪了蜀地的自然景觀。紅樹和霽色的天空,以及千仞峰上漲起的波紋痕跡,給人以美麗而壯觀的視覺感受。這里的景色與前兩句的春色相呼應,展現了蜀地自然環境的壯麗與秀美。
接下來的兩句“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表達了詩人對蜀地歷史的思念。暮雨使人想起了荊王的夢境,春煙中彌漫著蜀國帝王的靈魂。這里荊王指的是楚國的荊軻,蜀帝指的是劉備,詩人通過這兩個歷史人物的象征,表達了對蜀地輝煌歷史的懷念之情。
最后兩句“長怨相如留滯處,富家還憶卓王孫”表達了對離別之地的留戀和懷念。相如指的是漢代著名女子卓文君的丈夫公孫述,這里以相如留滯之地暗示了遠行者的離別之情。而“富家還憶卓王孫”則表達了富裕家族對卓文君后裔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以描繪蜀地的景色為主線,通過對春色、三峽、紅樹和千仞峰等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蜀地的自然之美。同時,詩中融入了歷史元素,通過荊王的夢境和蜀帝的魂靈,表達了對蜀地歷史的懷念和敬仰之情。最后,詩人以相如留滯之處和富家憶卓王孫的形象,抒發了對離別之地的留戀和對卓文君后裔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意融情景于一體,以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交融,展現了詩人對蜀地的深情厚意和對歷史的追思。它富有音樂性和意境感,通過自然景觀和歷史人物的聯想,將讀者帶入了詩人的思緒和情感之中,給人以美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