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次竟陵 / 作者:張祜 |
南風吹五兩,日暮竟陵城。
腸斷巴江月,夜蟬何處聲。
|
|
夕次竟陵解釋: 夕次竟陵
南風吹五兩,
日暮竟陵城。
腸斷巴江月,
夜蟬何處聲。
中文譯文:
夕陽駛過竟陵城,
南風吹拂五兩花。
月亮懸掛在巴江上,
我內心感到斷腸愁。
夜蟬的聲音從何處傳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夕陽西下、夜晚降臨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南風吹拂著五兩花,暗示著夏日的余熱還未散盡。然而,夜幕降臨,詩人內心卻感到腸斷的悲傷。詩中的“巴江月”用來表達作者內心的凄涼和孤獨,巴江的月色讓他的心弦扭曲,感受到了割舍和離別的痛苦。最后一句“夜蟬何處聲”,寫出了夜晚中孤單的夜蟬在何處鳴叫,也可以理解為詩人自己的孤獨和無助。
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出了詩人內心中的孤獨與憂傷,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色和夜蟬的聲音,凸顯了詩人的情感體驗。其中的巴江月和夜蟬也可以被理解為象征,代表了一個特定的時空背景和詩人的感情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