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溝 / 作者:張祜 |
龍蛇百戰爭天下,各制雄心指此溝。
寧似九州分國土,地圖初割海中流。
|
|
鴻溝解釋: 《鴻溝》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張祜。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蛇百戰爭天下,
各制雄心指此溝。
寧似九州分國土,
地圖初割海中流。
詩意:
這首詩詞以比喻的方式描述了權力斗爭和分裂國土的景象。作者以龍蛇百戰的形象來描繪當時的政治紛爭,各種雄心壯志都指向這條溝渠。然而,作者認為與其像地圖上初次劃分國土那樣,將九州分割開來,不如將這些爭斗與紛爭化解,使得像海水一樣流淌。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龍蛇百戰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權力斗爭和戰爭的反思。詩中的“鴻溝”一詞可理解為權力斗爭、分裂和不和,而“龍蛇”則象征著各方勢力和野心家。詩中的“雄心”指的是他們追求權力和地位的壯志。作者通過對于這些景象的批判,表達了對于亂世的憂慮和對于和平統一的向往。
在最后兩句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相比于分裂和紛爭,更好的選擇是化解沖突,使得各方能夠和諧共處。這里,作者借用了地圖上初次劃分國土的意象,暗示著國家的統一和整合。他認為應該像海水一樣流淌,形成一片廣闊而統一的領土,而不是被劃分為碎片化的九州。這種觀點體現了作者對于和平、穩定和統一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于權力斗爭和分裂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亂世的擔憂和對于和平統一的渴望。詩中運用了比喻和意象,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