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飯覆釜山僧 / 作者:王維 |
晚知清凈理。
日與人群疏。
將候遠山僧。
先期掃弊廬。
果從云峰里。
顧我蓬蒿居。
藉草飯松屑。
焚香看道書。
然燈晝欲盡。
鳴磬夜方初。
一悟寂為樂。
此日(一作生)閑有余。
思歸何必深。
身世猶空虛。
|
|
飯覆釜山僧解釋:
《飯覆釜山僧》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飯覆釜山僧(中文譯文):
晚來方悟清凈理,日與人群疏。
將候遠山僧,先期掃弊廬。
果從云峰里,顧我蓬蒿居。
藉草飯松屑,焚香看道書。
然燈晝欲盡,鳴磬夜方初。
一悟寂為樂,此日閑有余。
思歸何必深,身世猶空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中僧人的生活,表達了詩人對于清凈生活和內心寧靜的向往。
詩的開頭,詩人在晚年才領悟到清凈的道理,開始與塵世的紛擾疏離。白天與人們的交往減少,逐漸沉淀內心。接著,詩人提到了遠山中等待的僧人,他們早已預先清掃了荒廢的住處,展現出對于清凈生活的追求。
詩人在云峰里找到了這些僧人,回顧自己居住的簡陋茅屋。他們以野菜和松針為食,以焚香和閱讀道書來陶冶心靈。然而,隨著白天的燈火漸盡,夜晚磬聲初鳴,寂靜的時刻開始到來。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這樣的生活中獲得的領悟和滿足。他認識到寂靜的內心才是真正的快樂,這一天里的閑暇時間使他感到滿足。詩人思考著為什么要有太深的思鄉之情,因為他覺得人生的身世本身就是虛幻的。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與塵世疏離、追求內心清凈的僧人形象。通過對清凈生活和內心寧靜的謳歌,詩人呈現了一種超越物質追求的精神境界,表達了對于虛幻世界的領悟和超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