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蘇州靈巖寺 / 作者:張祜 |
碧海西陵岸,吳王此盛時。
山行今佛寺,水見舊宮池。
亡國人遺恨,空門事少悲。
聊當值僧語,盡日把松枝。
|
|
題蘇州靈巖寺解釋: 《題蘇州靈巖寺》是唐代張祜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碧海西陵岸,
吳王此盛時。
山行今佛寺,
水見舊宮池。
亡國人遺恨,
空門事少悲。
聊當值僧語,
盡日把松枝。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州靈巖寺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對國家命運的憂傷。詩人在贊美靈巖寺的同時,也融入了對吳國興盛時期和亡國的回憶,以及對佛教的思索和對僧人的敬仰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州靈巖寺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歷史背景,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下面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碧海西陵岸,
吳王此盛時。
這兩句描述了靈巖寺的地理位置,位于西陵岸邊的碧海之上。吳王指的是吳國歷史上的王朝,這里指的是吳國盛極一時的時期,顯示了這個地方曾經的輝煌和繁榮。
山行今佛寺,
水見舊宮池。
這兩句描繪了靈巖寺的景色。詩人走上山間,發現今日這里已成為佛寺,而水中則可見到古代宮池的痕跡。通過對比現在和過去的景象,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歷史的變遷。
亡國人遺恨,
空門事少悲。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亡國的思念和對國家命運的憂傷。亡國人遺恨指的是吳國亡國后人們留下的悲憤之情,空門事少悲表示在佛教空門之中,對國家的興衰感到悲傷。
聊當值僧語,
盡日把松枝。
這兩句描述了詩人在靈巖寺中與僧人交流的情景。聊當值僧語表示詩人愿意傾聽僧人的教誨和談話,盡日把松枝則是詩人在閑暇時把松枝拿在手中,可能是用來敲擊或撥動,表現出詩人在僧人陪伴下的寧靜與安逸。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歷史背景和情感思索,展示出詩人對靈巖寺的景色和國家命運的思考。同時,也融入了對歷史的回憶和對佛教的敬仰,表達了詩人對亡國的遺憾和對宗教信仰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