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杭州孤山寺 / 作者:張祜 |
樓臺聳碧岑,一徑入湖心。
不雨山長潤,無云水自陰。
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
猶憶西窗月,鐘聲在北林。
|
|
題杭州孤山寺解釋: 《題杭州孤山寺》是由唐代的張祜所作。詩中描繪了杭州孤山寺的景色和氛圍。
樓臺高聳,猶如碧岑般直插云霄。一條小徑通向湖心,沿途沐浴在清涼的湖水之中。山上長時間沒有雨水滋潤,但湖水本身的云層遮蔽著陽光,使得山還是濕漉漉的。一座斷橋上生滿了荒蕪的蘚苔,阻攔了前行的人。空蕩蕩的院落里,落滿了深色的花瓣。
這首詩喚起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他想起了在西窗下看到的明亮的月光和在北林中傳來的鐘聲。
詩意和賞析:
《題杭州孤山寺》描繪了一幅靜謐而凄美的山水景色,以及人們流轉于湖山中心的壯麗景象。整首詩用簡潔而凝練的語言,突出了山水交融的美感。通過對孤山寺景色的描寫,作者也抒發了自己對過去時光的懷念。
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清雅寧靜的自然環境的熱愛,同時也通過描繪雨水如譯山長的情景,表達了對持續流動的美好事物的向往。除了自然景色,作者還用凄美的筆觸描繪了荒蕪的斷橋和落花之景,進一步增加了詩的憂愁情調。
最后兩句詩,作者通過回憶和聯想,使得整首詩的意境升華。西窗明亮的月光和北林內的鐘聲,不僅是景物,更是寄寓了對往事的思戀和懷念之情。
《題杭州孤山寺》以其抒情的手法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過去的情感。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