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涇溪 / 作者:羅隱 |
涇溪石險人競懼,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沈淪。
|
|
涇溪解釋: 《涇溪》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涇溪的景色和其中的石頭,表達了人們對于石頭的敬畏和對于涇溪的美好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涇溪石險人競懼,
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
時時聞說有沈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涇溪的石頭為主題,通過描繪石頭的險峻和人們對其的敬畏,展現了涇溪的壯麗景色。首句“涇溪石險人競懼”,表達了涇溪石頭的險峻和人們對其的恐懼之情。石頭的險峻使得人們不敢輕易接近,生怕發生意外。接著,詩人寫道“終歲不聞傾覆人”,強調了涇溪石頭的穩固和堅不可摧的特性,即使經過歲月的沖刷,也沒有聽說過有人因石頭傾覆而遭受傷害。
然而,接下來的兩句“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沈淪”,卻揭示了涇溪中也有平緩的水流,沒有石頭的地方。這種對比使得整首詩更加豐富多樣。詩人通過對比,突出了涇溪石頭的特殊性和珍貴性。石頭的存在使得涇溪顯得更加壯麗,而沒有石頭的地方則顯得平緩而普通。最后一句“時時聞說有沈淪”,則暗示了即使沒有親眼目睹,也能聽到關于涇溪石頭的傳聞和贊美之聲。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涇溪的石頭,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石頭的敬畏之情。通過對比的手法,詩人展現了涇溪石頭的特殊性和涇溪的美麗。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將自然景觀與人的情感相結合,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