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汴河 / 作者:羅隱 |
當時天子是閑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柳色縱饒妝故國,水聲何忍到揚州。
乾坤有意終難會,黎庶無情豈自由。
應笑秦皇用心錯,謾驅神鬼海東頭。
|
|
汴河解釋: 《汴河》
當時天子是閑游,
今日行人特地愁。
柳色縱饒妝故國,
水聲何忍到揚州。
乾坤有意終難會,
黎庶無情豈自由。
應笑秦皇用心錯,
謾驅神鬼海東頭。
中文譯文:
當時天子自在游玩,
而現在的行人卻特地感到憂愁。
汴河兩岸的柳樹已經綠了,
妝扮起故國的容顏;
然而,水聲何忍聽到揚州。
天地的巨變是有意的,終究難以相會,
而黎庶民眾的命運是沒有感情可言的,怎能自由?
可以嘲笑秦皇的心意不明,
妄圖驅使神鬼去往海東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唐朝時期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痛苦。天子是指當時的皇帝,他們閑游自在,沒有顧及人民的疾苦。相比之下,行人們卻為生計而憂愁。柳色縱饒妝故國,指的是汴河兩岸的柳樹妝點了原來的幽靜景色。水聲何忍到揚州,形容了人民的痛苦和無奈。
雖然世間萬物都有變化,但是天子和庶民很難相會,他們的命運是無情可言的,缺乏自由。詩人用虛詞“秦皇”指代了當時的君王,嘲諷他們用心衡量人民,驅使神鬼去海東頭,表現出詩人對國家的失望和對社會現狀的不滿。
賞析:
《汴河》一詩雖短小,但表達了詩人對天子和庶民命運的無奈和對痛苦現實的思考和批評。通過對比天子與庶民的不同遭遇,詩人揭示了社會階級的不公和無情,表達了對當時政治和社會現狀的不滿。詩中“柳色縱饒妝故國”,巧妙地使用柳樹作為意象,表達了對昔日幽靜景色的懷念。整首詩獨具音調和節奏感,質樸而悲壯,給人以思考和震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