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夜寄進士顧榮 / 作者:羅隱 |
秋河耿耿夜沈沈,往事三更盡到心。
多病謾勞窺圣代,薄才終是費知音。
家山夢后帆千尺,塵土搔來發一簪。
空羨良朋盡高價,可憐東箭與南金。
|
|
秋夜寄進士顧榮解釋: 秋夜寄進士顧榮
秋河耿耿夜沉沉,往事三更盡到心。
多病謾勞窺圣代,薄才終是費知音。
家山夢后帆千尺,塵土搔來發一簪。
空羨良朋盡高價,可憐東箭與南金。
譯文:
秋夜的河水明亮而沉靜,回憶在深夜里充斥著心頭。
多次的病痛和徒勞無功,讓我看見了朝代的變遷,我的才能簡陋卻久久無人賞識。
回想家鄉的山川,在夢境之后,只剩下了千尺的帆船和一簪塵土。
我羨慕那些名貴的物品,可我只有東箭和南金這些可憐的財物。
詩意:
這首詩是羅隱寫給進士顧榮的寄托之作。他在秋夜孤獨地回憶著過去的往事,感嘆自己因為病痛而無法在圣代有所作為,自己的才能也一直未能被人理解和賞識。他想起家鄉的山川,卻只能在夢里看到,而且已經快被塵土所掩埋。他羨慕那些擁有名貴物品的人,自己只有一些不起眼的東箭和南金。
賞析:
這首詩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傷,通過對自己命運的反思和對他人富貴的羨慕,揭示了唐代社會的殘酷和人情的冷漠。作者在寂寞的秋夜中寫出了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通過表達自己的心情,傳達了對塵世的失望和對理想的追求。整首詩情感真摯,字里行間流露出無盡的憂傷和對人世間榮華富貴的逐漸失去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