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送盧端公歸臺 / 作者:羅隱 |
鳳鸞勢逸九霄寬,北去南來任羽翰。
朱紱兩參王儉府,繡衣三領(lǐng)杜林官。
道從上國曾匡濟,才向牢盆始重難。
應(yīng)笑張綱謾生事,埋輪不得在長安。
|
|
淮南送盧端公歸臺解釋: 中文譯文:《淮南送盧端公歸臺》
鳳鸞勢逸九霄寬,
北去南來任羽翰。
朱紱兩參王儉府,
繡衣三領(lǐng)杜林官。
道從上國曾匡濟,
才向牢盆始重難。
應(yīng)笑張綱謾生事,
埋輪不得在長安。
詩意:此詩是唐代詩人羅隱寫給朋友盧端公的送別詩。詩中以鳳凰和麒麟喻指貴族的翱翔自如,雖然北去南來,但都得以任意展翅羽翰。其中,朱紱指參加朝廷的宴會,繡衣是指官員的服飾,這些都是盧端公在政治和事業(yè)上的成就。桃花扇是指儉樸的生活,杜林官是指紅袍官員,這些都是作者對盧端公品行和才能的贊美。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比較,指責(zé)弄權(quán)的張綱在政治上制造麻煩,而自己卻深埋于官場之中,不能發(fā)揮所長,無法留在長安。
賞析:詩人通過運用鳳鸞和麒麟的形象來描繪盧端公在政治和事業(yè)上的成功和自由。詩中的朱紱和繡衣是對他在政治上的獲得的認可和贊美,而道和才則是對他品行和才能的贊譽。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對比的手法,突出了張綱的無能和愚蠢,提醒人們要以真才實學(xué)在政治上立足。最后兩句詩則是表達了作者自己對于自身未能在長安發(fā)揮所長的無奈和唏噓之情。整首詩通過對比和形象的描繪,既表達了送別的情感,又對人們在政治和事業(yè)上的選擇提出了警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