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歸行(一作于濆詩) / 作者:羅隱 |
不耕南畝田,為愛東堂桂。
身同樹上花,一落又經歲。
交親亦相薄,知己恩潛替。
日開十二門,自是無歸計。
|
|
思歸行(一作于濆詩)解釋: 思歸行(一作于濆詩)
不耕南畝田,
為愛東堂桂。
身同樹上花,
一落又經歲。
交親亦相薄,
知己恩潛替。
日開十二門,
自是無歸計。
詩詞的中文譯文:
思歸之行(又名于濆之詩)
不耕種南畝田地,
只為追求東堂上那桂花之愛。
我的身體就像樹上的花朵,
一朵謝去又隨歲月過去。
交情亦漸漸淡薄,
知己的恩寵也逐漸替代。
白天開著十二扇門,
卻自知無法回到家的計算。
詩意和賞析:
《思歸行》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作品,這首詩以極簡的語言,表達了對家園的思念和周圍環境的變遷所帶來的痛苦和無奈之情。詩中的主人公放棄了田地的耕種,只為愛上東堂上的一枝桂花。作者通過將自己比喻為樹上的花朵,把短暫而飄逸的生命與對家園的思念相聯系。一朵花一年開落,時間流逝如此之快,讓人感嘆歲月的無情和無常。
交情漸漸淡薄,知己的恩寵漸漸替代,詩人感嘆到友情的變遷和人際關系的冷淡,無論是交情還是知己,都不再如從前深厚,這也象征著作者對家園的離別和內心的孤寂。
詩的最后兩句“日開十二門,自是無歸計”,以簡短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主人公短暫停留的無奈。白天開著十二扇門,但心中明白沒有回家的希望和計劃。
整首詩寫出了作者在他的思歸之行中所經歷的痛苦和無奈,表達了對家園的深深思念和對流逝時光的感嘆,同時也反映了人際關系的冷漠和無常。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揭示了人們在追求自己內心真實感受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惑和矛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