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鶴驛寓題 / 作者:羅隱 |
野云芳草繞離鞭,敢對青樓倚少年。
秋色未催榆塞雁,人心先下洞庭船。
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門亦偶然。
車馬同歸莫同恨,古人頭白盡林泉。
|
|
黃鶴驛寓題解釋: 黃鶴驛寓題
野云芳草繞離鞭,
敢對青樓倚少年。
秋色未催榆塞雁,
人心先下洞庭船。
高歌酒市非狂者,
大嚼屠門亦偶然。
車馬同歸莫同恨,
古人頭白盡林泉。
中文譯文:
黃鶴驛別題
野云繞著芬芳的草,環繞著我的馬鞭,
我敢對著青樓靠著年輕人。
秋天的景色還沒有驅趕雁群離去,
而人的心已經提前沉入洞庭湖的船上。
在酒市上高歌的,不一定是瘋狂的人,
大咀嚼牛扒的,也只是偶然而已。
車馬同歸,不要有同樣的遺憾,
古人的頭發都變白了,盡在山林泉水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羅隱離開黃鶴驛的別題。詩中以自然景觀和人的心理狀態為主題,運用對比的手法,表達了對青春逝去、時光流轉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作者離開黃鶴驛時的心情,以野云繞草來形容離別時的落寞和無依無靠,而倚著少年則是帶有依戀之意。
接下來的兩句則以秋色未催榆塞雁和人心先下洞庭船來表達了作者與時光的對比。秋色未催榆塞雁,暗示著時間沒有推動雁群南飛,而人的心卻已預先投入了別離的情感之中。
最后兩句則以高歌酒市和大嚼屠門來描述人們對生命的態度。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門亦偶然,表達了生活中狂歡和享受的一面,也體現了對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最后兩句以車馬同歸和古人頭白盡林泉來表達人生的無常和無奈。車馬同歸莫同恨,讓人們不要有同樣的遺憾,古人的頭發都變白了,盡在山林泉水之間,表達了對光陰易逝和人的生命短暫的感嘆。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運用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將人生的離別與時光的流轉交織在一起,表達了對青春逝去、生命有限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