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獻始興公 / 作者:王維 |
〔時拜右拾遺〕
寧棲野樹林。
寧飲澗水(一作中)流。
不用坐【粱】(梁)肉。
崎嶇見王侯。
鄙哉匹夫節。
布褐將白頭。
任智誠則短。
守任固其優。
側聞大君子。
安問黨與讎。
所不賣公器。
動為蒼生謀。
賤子跪自陳。
可為帳下不。
感激有公議。
曲私非所求。
|
|
獻始興公解釋:
詩詞:《獻始興公》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寧棲野樹林,
寧飲澗水流。
不用坐梁肉,
崎嶇見王侯。
鄙哉匹夫節,
布褐將白頭。
任智誠則短,
守任固其優。
側聞大君子,
安問黨與讎。
所不賣公器,
動為蒼生謀。
賤子跪自陳,
可為帳下不。
感激有公議,
曲私非所求。
中文譯文:
愿意棲息在野外的樹林中,
寧愿飲用山澗流淌的清水。
不追求坐享豐盛的美食,
愿意面對困難而見到王侯。
真可羞恥的是,我這個普通人的節操,
穿布衣服直到白發蒼蒼。
明智與誠信雖然有所欠缺,
但堅守自己的責任卻是可貴的。
我聽聞偉大的君子的事跡,
想問問他們如何對待黨派與敵對勢力。
他們從不出賣公共的權益,
行動都是為了蒼生的利益。
作為一個卑微的人,我跪下自陳,
請問是否能為您效力。
對于得到公正的評論,我感激不盡,
曲解私心并非我所追求。
詩意和賞析:
《獻始興公》是王維的一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高尚人格和公正行為的贊賞和向往。詩中通過對自身的自陳,展現了作者對節操和廉潔的追求,表達了對官場腐敗和私利的批判。
詩中的“寧棲野樹林,寧飲澗水流”表達了作者寧愿過簡樸生活的態度,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純凈。詩中的“布褐將白頭”則表達了作者愿意穿著樸素的衣服,直到白發蒼蒼的決心和態度。
詩中提到“任智誠則短,守任固其優”,表明作者對自己的才智和誠信有所欠缺,但卻堅守自己的責任,認為這種堅守是值得稱道的。
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對偉大君子的敬仰和向往,他們不出賣公共的權益,而是為了蒼生的利益而行動。作者自陳自己的卑微身份,表達了愿意為偉大君子效力的意愿,同時對得到公正的評論表示感激,并堅持自己不追求曲解私心的態度。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王維對高尚品質和公正行為的推崇,同時融入了對官場現象和個人追求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對社會價值觀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