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二首 / 作者:羅隱 |
正憂衰老辱金臺,敢望昭王顧問來。
門外旌旗屯虎豹,壁閑章句動風雷。
三都節已聯翩降,兩地花應次第開。
若比紫髯分鼎足,未聞馀力有瓊瑰。
征東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
官秩已叨吳品職,姓名兼顯魯春秋。
鹽車顧后聲方重,火井窺來焰始浮。
一句黃河千載事,麥城王粲謾登樓。
|
|
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二首解釋: 《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二首》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自嘲自嘆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在晚年感到衰老、落寞和失意的情感,同時對古代輝煌的昭王時期表示向往。
詩中描繪了門外旌旗屯虎豹的盛況,以及屋內壁上章句動人的場景,表現了過去的榮耀和輝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作者感到自己的地位的衰落,自己的才華漸漸被淡忘,與當年的昭王相比,自己的成就顯得微不足道。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自己在東南地區的官職和聲望,并表達了對未來的期許和希望。然而,詩的結尾,作者提及了黃河千載事和麥城王粲登樓,暗示自己的才華和成就與古代名士相比,微不足道。
通過這首詩,作者羅隱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年老衰敗和成就不如古人的無奈和苦悶,但又表達了對前途的向往和對自己才能的肯定。
詩詞的中文譯文:
春日來到錢塘,寫給元帥尚父(指昭王)的兩首詩
正為憂慮衰老和金臺受辱而煩惱,還敢期望昭王能顧及到我。門外掛滿了旌旗,駐扎了許多士兵,壁上的文字令人動容,如風雷般震撼。
三都(指長安、洛陽和金陵)的節日盛況已經過去,接下來輪到兩地的花開。若是和那位負有重任的昭王相比,我還沒有聽說過聞名的瓊瑰美玉。
我仰慕東方十三州的幕府,卻敢妄想躋身上流社交。雖然我已獲得吳國品秩的官職,我的名字也在盧氏《春秋》中被廣泛傳揚。
黃河千載的故事令人感慨,麥城的賢臣王粲也曾莽登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