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制 / 作者:王維 |
復道通長樂。
青門臨上路。
遙聞鳳吹喧。
暗識龍輿度。
褰旒明四日。
伏檻紆三顧。
小苑接侯家。
飛甍映宮樹。
商山原上碧。
浐水林端素。
銀汗下天章。
瓊筵承湛露。
將非富人寵。
信以平戎故。
從來簡帝心。
詎得回天步。
|
|
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制解釋: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制》。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復道通長樂。
青門臨上路。
遙聞鳳吹喧。
暗識龍輿度。
褰旒明四日。
伏檻紆三顧。
小苑接侯家。
飛甍映宮樹。
商山原上碧。
浐水林端素。
銀汗下天章。
瓊筵承湛露。
將非富人寵。
信以平戎故。
從來簡帝心。
詎得回天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維應制(應命而作)的作品,以表達對皇帝的景仰和贊美之情。詩中描繪了春明樓臨右相園亭的景象,展現了皇帝的威嚴和榮耀。
詩的開篇描述了通往長樂宮的復道,青門臨街道,遠處傳來鳳凰的歌聲,作者默默地感知到龍車的馳過。接著,詩人以具體的細節描繪了春明樓的壯麗景色,明亮的旗幟高掛四天,他低頭伏在欄桿上,回顧了三次面圣的經歷。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相園亭的景色,小苑與侯家相連,屋檐上飛翔的燕子在宮樹的映襯下更加美麗。商山的山頭蒼翠欲滴,浐水的林邊清澈如素。皇帝的汗珠如銀珠一般灑落,宴席上承載著清涼的露水。
最后兩句表達了皇帝對賢臣的賞識和信任,他們并非因財富而得到皇帝的寵愛,而是因為他們在平定戰亂方面具有卓越的能力。從古至今,皇帝的心意總是簡潔明了,恐怕無法回天轉變。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皇帝的威嚴和榮耀,展示了王維對帝王的景仰與敬仰之情。他以細膩的筆觸描繪景物,展現了皇帝的統治權威和氣勢,同時也表達了對賢臣的贊美和信任。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表達了王維對統治者和賢臣的敬仰,并透露出一種無法改變的命運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