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夜 / 作者:羅隱 |
光景漂如水,生涯轉似萍。
雁門窮朔路,牛斗故鄉星。
句盡人誰切,歌終淚自零。
夜闌回首算,何處不長亭。
|
|
邊夜解釋: 《邊夜》
光景漂如水,
生涯轉似萍。
雁門窮朔路,
牛斗故鄉星。
句盡人誰切,
歌終淚自零。
夜闌回首算,
何處不長亭。
中文譯文:
光景如水,漂浮不定,
生活轉瞬即逝,如同漂浮的萍葉。
在雁門山的邊陲,窮寒的幾度長城,
失散的故鄉里,孤星閃爍照耀。
詩句盡觸中人內心,無誰能真正體會,
歌聲哽咽停止時,淚自然流淌。
夜已深,回首看來,
不論身在何處,總感覺長亭依舊。
詩意和賞析:
《邊夜》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一首詩,通過寫邊關的黯然,表達對逝去歲月和故鄉的思念之情。
詩人以光景漂如水,生涯轉似萍的比喻,揭示了人生短暫和無常的真相。光景如水,既是景物變幻莫測,也表達了人生的不確定性和流轉無常。生涯轉似萍,形象地描繪了生活中的漂泊和無根。
雁門窮朔路,牛斗故鄉星,描述了邊關的蕭瑟和故鄉的荒涼。雁門山是北方邊界上的一座山,窮朔路指的是荒涼的北方邊陲。牛斗故鄉星,則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句盡人誰切,歌終淚自零,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奈。詩句盡觸中人,意指只有真正的共鳴才能體會內心的苦楚。歌聲停止時,淚自然零落,抒發了對逝去的歲月和故鄉的無盡懷念之情。
夜闌回首算,何處不長亭,詩人回首時,發現無論身在何處,都感覺到身邊都是熟悉的長亭。這句表達了對故鄉的牽掛和思念之情,無論身在何地,故鄉的影子都無法抹去。
整首詩以寥寥數語,寫出了邊關的凄涼和故鄉的惆悵。詩人通過對逝去歲月、流離生活和故鄉思念的描繪,喚起讀者的共鳴和思考,體現了唐代詩人獨特的感懷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