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妃廟 / 作者:羅隱 |
劉表荒碑斷水濱,廟前幽草閉殘春。
已將怨淚流斑竹,又感悲風入白蘋.八族未來誰北拱,四兇猶在莫南巡。
九峰相似堪疑處,望見蒼梧不見人。
|
|
湘妃廟解釋: 《湘妃廟》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湖南的湘妃廟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眷念和對現實的憂慮。
詩人羅隱寫道,劉表的荒廟,碑已經殘破,廟前的草木長得茂密,卻因為草木茂密而把廟墻困住,看起來像是在閉殘了的春天。羅隱用“已將怨淚流斑竹”形容殘破的廟墻,把自己的感情內化到廟墻上,感慨萬分。
接著,詩人又寫道,湘妃廟沒有一個人來供奉,如今已無人理會。這里用“八族未來誰北拱”來形容湘妃廟的寂寞,八族指的是天子、諸侯、大臣和一等人。他們都沒有人來顧念湘妃廟,所有人都在北方,沒有人會到南方來參拜。而“四兇猶在莫南巡”,指的是王莽、酈食其、王澄和劉歆這四位曾經對湘妃廟造成傷害的人,他們卻沒有任何遭到懲罰。
最后,羅隱談及自己觀賞湖南風景時的感受。他說,九峰山看起來都很相似,讓人感到困惑,令人看不清楚哪里是真實的。他望著蒼梧山,感覺茫茫然,看不到任何人的蹤跡。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湘妃廟的景象來表達詩人對歷史的眷念和對現實的憂慮。詩人通過描述廟墻的殘破和長滿草木,暗示著歷史的廢棄和遺忘。他又通過描寫湘妃廟無人理會和四兇猶在的情況,表達了對現實的失望和憂慮。最后,他通過描寫九峰山的相似和蒼梧山的空蕩,表達了對現實的困惑和茫然。整首詩意深沉,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湖南歷史和現實的思考和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