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圣寺送甘二 / 作者:王維 |
浮生信如寄。
薄宦夫何有。
來往本無歸。
別離方此(一作正)受。
柳色藹春余。
槐陰清夏首。
不覺御溝上。
銜悲執(zhí)杯酒。
|
|
資圣寺送甘二解釋:
《資圣寺送甘二》是唐代詩人王維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浮生信如寄。
薄宦夫何有。
來往本無歸。
別離方此(一作正)受。
柳色藹春余。
槐陰清夏首。
不覺御溝上。
銜悲執(zhí)杯酒。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感受和對浮生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春天的柳樹和夏天的槐樹,以及自然景色中的御溝,表達了他在離別中感到的悲傷和無奈。他將人生比作一封無法回信的信件,自己的身份地位微薄,往來行走本就沒有歸宿,只有在別離的瞬間才能真正感受到這種無常和離愁。
賞析:
這首詩字數(shù)不多,卻通過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詩人以浮生信如寄的比喻,將人生比喻為一封無法回信的信件,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無法預(yù)測的變化。詩中的薄宦夫指的是詩人自己,表達了他對自身地位的自嘲和無奈。詩人雖然身處宦海,卻感受到了別離的痛苦,離別的時刻才是他真正體驗到人生無常的時刻。
詩中的柳色藹春余和槐陰清夏首描繪了春夏時節(jié)的美景,展示了自然界的繁榮和變化。然而,詩人并沒有沉浸在美景中,而是在御溝上感受到了離愁和悲傷。最后一句銜悲執(zhí)杯酒,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悲傷情緒和對別離的無奈。整首詩通過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離愁,體現(xiàn)了王維詩歌中常見的禪意和哲理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