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楊煉師卻歸貞浩巖 / 作者:羅隱 |
宦途不復更經(jīng)營,歸去東南任意行。
別后幾回思會面,到來相見似前生。
久居竹蓋知勤苦,舊業(yè)蓮峰想變更。
為謝佯狂吳道士,耳中時有鐵船聲。
|
|
送楊煉師卻歸貞浩巖解釋: 《送楊煉師卻歸貞浩巖》中文譯文:
宦途無意再拼搏,
回歸東南信步行。
多次別后思相見,
相逢如是前世情。
久居竹亭悟辛勞,
舊業(yè)蓮峰心欲更。
為感謝佯狂吳道士,
時常耳聞鐵船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送別楊煉師歸貞浩巖的情景,同時也展示了詩人自己的心境和思考。
第一句“宦途無意再拼搏”,表達了詩人不再對官場有任何追求和期望,他選擇回歸東南自由自在地生活。
第二句“回歸東南信步行”,描繪了詩人離開宦途后的輕松自在,他可以任意行走,自由自在地生活。
第三句“多次別后思相見”,表達了詩人對楊煉師的思念之情,他們曾經(jīng)多次分別,這次又要分別,想念相見的時刻。
第四句“相逢如是前世情”,表達了詩人和楊煉師之間的深厚情感,他們的相逢像是前世注定的。
第五句“久居竹亭悟辛勞”,詩人在東南生活已久,在竹亭中悟得了人生的辛勞和艱難。
第六句“舊業(yè)蓮峰心欲更”,詩人思考著是否改變過去的生活方式,追求更高的境界。
第七句“為感謝佯狂吳道士”,詩人感謝了吳道士,道士可能給他一種啟迪或者是幫助,盡管他是佯狂的。
最后一句“時常耳聞鐵船聲”,表達了詩人居住在東南后常常能夠聽到鐵船的聲音,這也是他自由自在生活的一種象征。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種種離愁別恨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楊煉師的感激和思念之情。通過描寫自己的心境和對東南生活的展望,詩人抒發(fā)了個人的情感和思考,給讀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