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齋 / 作者:羅隱 |
從事不從事,養生非養生。
職為尸祿本,官是受恩名。
時態已相失,歲華徒自驚。
西齋一卮酒,衰老與誰傾。
|
|
茅齋解釋: 《茅齋》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觸發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詩中以茅齋為背景,暗喻的是隱士的居所,也象征著一種寧靜和追求真正的自我。詩人用自問自答的方式,構建了一種思辨的對話,思考著自己的身份和生活的意義。
詩人對自己的身份和職業心態進行了反思,表示從事或不從事并不重要,養生或不養生也無關緊要。他指出自己是“尸祿”的保守者,字面上意味著靠官職為生,但實際上卻并未從事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他認為“官”只是一種表面的榮譽和名聲,并沒有帶來真正的內心滿足。
詩人進一步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他認為時光已經失去了規律,歲月的流逝讓他感到驚訝和茫然。他坐在西齋里,喝著一杯酒,與自己的衰老和時光的消逝共飲。這種情感表達了對光陰的無奈和對個人命運的不可抗拒。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內心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思考。他對自己的身份和職業進行了反思,質疑了社會的價值觀,并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表現出一種無奈與淡泊之情,體現了羅隱對生活和人生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