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史 / 作者:羅隱 |
蠹簡遺編試一尋,寂寥前事似如今。
徐陵筆硯珊瑚架,趙勝賓朋玳瑁簪。
未必片言資國計,只應邪說動人心。
九原郝泚何由起,虛誤西蕃八尺金。
|
|
詠史解釋: 詠史
蠹簡遺編試一尋,
寂寥前事似如今。
徐陵筆硯珊瑚架,
趙勝賓朋玳瑁簪。
未必片言資國計,
只應邪說動人心。
九原郝泚何由起,
虛誤西蕃八尺金。
中文譯文:
贊頌歷史
手捧歷史書籍細細查閱,
昔日的事情如今寂寥無聲。
徐陵筆和硯,珊瑚架,
趙勝的朋友佩戴玳瑁簪。
并非只有一句片言就能資助國家的計劃,
但卻有說謊欺騙而感動人心的事情。
九原的郝泚又是如何崛起的,
虛妄浪費了西蕃的八尺黃金。
詩意和賞析:
《詠史》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一首抒懷之作,以歷史為題材,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對古代文物和歷史事件的描述,抒發了對古人智慧和人生的思考。
詩人首先提到“蠹簡遺編”,指的是研究歷史的書籍和記錄。他通過閱讀歷史書籍,感嘆過去的事情如今已經過去,只能在史書中尋覓痕跡。
接著,詩人提到了徐陵的文物和趙勝的朋友佩戴的簪子,這些都是歷史的遺存。徐陵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和美學家,他的筆和硯以及珊瑚架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和文化。趙勝則是西漢末年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朋友佩戴的玳瑁簪子是古代的華麗飾品,展示了古人追求美的品味。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歷史和謊言的思考。他認為,并非只有一句片言就能資助國計民生,而是那些動人心魄的謊言和邪說能夠產生深遠的影響。詩人以此來諷刺那些以虛妄之言誤國的人物。
最后兩句提到九原的郝泚和西蕃的八尺黃金,這些都是歷史事件和傳說中的人物和財寶。九原是指著名的詩人漢衛郡郝泚,他被封為九原長,意味著他的崛起和成功。而西蕃的八尺黃金則指的是古代西域地區的財富,這些財富可能因為錯誤決策而浪費掉。
整首詩以歷史為主題,通過對古人智慧、文化和歷史事件的描述,抒發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虛妄的批判,反映出詩人對于人生和時代的感慨。同時,詩中的表達方式簡潔明了,語言樸素而意味深長,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