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州胡常侍 / 作者:羅隱 |
百尺高臺勃勃州,大刀長戟漢諸侯。
征鴻過盡邊云闊,戰馬閑來塞草秋。
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
仍聞隴蜀由多事,深喜將軍未白頭。
|
|
夏州胡常侍解釋: 夏州胡常侍
百尺高臺勃勃州,
大刀長戟漢諸侯。
征鴻過盡邊云闊,
戰馬閑來塞草秋。
國計已推肝膽許,
家財不為子孫謀。
仍聞隴蜀由多事,
深喜將軍未白頭。
譯文:
夏州的胡常侍,
高高的臺上立著勃勃州,
英勇的將士手持大刀和長戟,
代表著漢朝各個諸侯。
前方的鴻雁已經過盡,邊界遙遠廣闊,
戰馬閑散起來,草原的秋天。
國家的盛業已推崇讓肝膽來奉獻,
家族的財富不再為后代籌謀。
聽說隴蜀地方出現許多事變,
我為將軍安然無恙而深感欣喜,未到白發蒼蒼之年。
詩意: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對邊疆將士的贊頌和思念之情。詩中描述了夏州高大的臺山,以及勇士們手持大刀和長戟的英武形象,象征漢朝的各個諸侯。詩人描繪了鴻雁過盡、戰馬閑散的景象,暗示著邊界的寧靜和夏季的結束,同時也反映了長期戰爭給邊民帶來的疲憊和苦楚。然而,詩人對將軍的安危深感欣慰,表達了對將軍的敬佩和希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樸實的語言,通過寫景和描繪人物的方式,展現了詩人對邊疆將士的贊美和思念之情。詩中用"百尺高臺勃勃州"描繪了夏州高大的臺山,形象鮮明,給人以壯麗之感。大刀和長戟象征著將士們的英勇和威武,突出了他們的戰斗力和忠誠。鴻雁過盡和戰馬閑來的景象,則反映了邊界的寧靜和夏季的結束,詩人以此表達了對和平時期的向往和對戰爭的疲憊。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將軍的關懷和希望,顯示了對將軍的信任和敬佩。整首詩既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象,又展現了人物情感,給人以深深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