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傷歌行 / 作者:孟郊 |
眾毒蔓貞松,一枝難久榮。
豈知黃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舍芳蕙,秋風繞枯莖。
彈琴不成曲,始覺知音傾。
館月改舊照,吊賓寫馀情。
還舟空江上,波浪送銘旌。
|
|
雜曲歌辭·傷歌行解釋: 《雜曲歌辭·傷歌行》是唐代孟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眾毒蔓纏松樹,讓它的一枝難以長盛。
豈知黃庭客,他的仙骨卻未能成長。
春天的美景舍棄了芳蕙的芬芳,
秋風繞過樹枯的莖蔓。
彈琴卻不成曲調,開始感到知音難尋。
月光在館中映照出了過去的情景,
垂暮時分吊宴客們寫下了飲宴間的余情。
返回船上,空江之上,波浪送行人離去,銘旌飄揚。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松樹和黃庭客的形象,傳達了一種無法長久榮耀的悲涼感。松樹作為堅貞的象征,被眾多毒物侵蝕,一枝難以長盛,體現了底蘊深厚、堅強不屈的品質卻無法抵擋外來的威脅。黃庭客,身為修道者卻不能成為真正的仙人,不得以長生不老。整首詩充滿了孤寂與苦涼,春色被舍棄,秋風吹襲,生活被困在死寂中。詩人從音樂與相撞的聲音中領悟到,自己的才情得不到真正的認可與歡迎,感到知音的難尋。最后,詩人歸舟離開,江水波浪推送著他向前,銘旌揚起,似乎預示著離別帶來的榮耀和慶祝。
賞析:
這首詩詞以唐代孟郊獨特凄美的筆調描述了詩人內心的痛楚和無奈。通過對松樹和黃庭客的形象的人物化描繪,以及對春色和音樂的比喻,刻畫了孤獨和苦涼的境況。詩人歸舟離去時,江水波浪與銘旌的描述,給人一種壯志未酬的悲憤之情。本詩抒發了詩人對自己才情得不到認可的無奈之情,具有濃郁的哲理意味。整首詩語言雄渾,妙用反襯手法,表達出詩人內心的痛苦與無奈,展示了孟郊卓越的寫作才華和感人至深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