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竹吟酬盧虔端公見和湘弦怨 / 作者:孟郊 |
握中有新聲,楚竹人未聞。
識音者謂誰,清夜吹贈君。
昔為瀟湘引,曾動瀟湘云。
一叫鳳改聽,再驚鶴失群。
江花匪秋落,山日當(dāng)晝曛。
眾濁響雜沓,孤清思氛氳。
欲知怨有形,愿向明月分。
一掬靈均淚,千年湘水文。
|
|
楚竹吟酬盧虔端公見和湘弦怨解釋: 楚竹吟酬盧虔端公見和湘弦怨
握中有新聲,楚竹人未聞。
識音者謂誰,清夜吹贈君。
昔為瀟湘引,曾動瀟湘云。
一叫鳳改聽,再驚鶴失群。
江花匪秋落,山日當(dāng)晝曛。
眾濁響雜沓,孤清思氛氳。
欲知怨有形,愿向明月分。
一掬靈均淚,千年湘水文。
中文譯文:
舊有新的聲音,在我握中,楚竹的人們還未曾聽過。
能認(rèn)識這聲音的人會是誰?在清夜中吹送給你。
從前曾經(jīng)引得瀟湘河流低唱,讓云霞陶醉。
一聲呼喚讓鳳凰改變傾聽,再一次驚擾鶴峰失散。
江邊的花不像秋天的落葉,山間的陽光也不如正午的明晃。
眾濁的聲音密集混雜,只有孤獨的音調(diào)思念在空氣中繚繞。
若想明白怨恨有何形態(tài),愿意將它獻(xiàn)給明月寄托。
一捧晶瑩的淚水,化為千年湘水留下的文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楚竹吟唱和瀟湘弦怨為題材,描繪了一幅音律與情感的交匯之景。作者通過描繪楚竹吟唱的聲音被清夜吹送給對方,傳達(dá)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楚竹吟唱的聲音被稱為“新聲”,象征著作者所創(chuàng)造的音樂作品,尚未為世人所知,預(yù)示著他的才華與創(chuàng)作正在蓬勃發(fā)展。
詩中提到的“瀟湘”和“鶴群”等形象,展示了楚竹吟唱的強(qiáng)大影響力。曾經(jīng)一聲呼喚,能改變鳳凰的聽覺,再一聲驚呼,讓鶴群失散,這種音樂的魔力令人嘆為觀止。這部分描繪象征了作者的音樂創(chuàng)作對人們的沖擊和吸引力。
詩中的江花不像秋天的落葉,山日也不如正午明晃一瞬即逝,表現(xiàn)了作者音樂的情感持久。眾濁的聲音曾經(jīng)雜亂無章地匯聚在一起,只有那孤獨的音調(diào)思念在其中愈發(fā)清晰。
最后,作者將怨恨與明月相聯(lián)系,以此寓意怨恨的宣泄與思念的寄托。一掬晶瑩淚水代表了作者與瀟湘江水千年來的情感交融,湘水化為的文言文字見證了這份深情。
這首詩通過音樂作為媒介,將情感和思念傳遞給讀者,展示了作者才華橫溢的音樂創(chuàng)作能力,以及對友人的深情厚意。詩中的描繪和意象豐富,情感真摯,是一首具有一定藝術(shù)價值的詩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