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居(一作退老) / 作者:孟郊 |
退身何所食,敗力不能閑。
種稻耕白水,負薪斫青山。
眾聽喜巴唱,獨醒愁楚顏。
日暮靜歸時,幽幽扣松關。
|
|
退居(一作退老)解釋: 詩詞:《退居(一作退老)》
作者:孟郊(唐代)
退身何所食,
敗力不能閑。
種稻耕白水,
負薪斫青山。
眾聽喜巴唱,
獨醒愁楚顏。
日暮靜歸時,
幽幽扣松關。
中文譯文:
我退隱于何處謀生?
雖然力氣已經不濟,但不能閑散。
我在白水中種植稻谷,耕作著青山,劈柴背負回來。
眾人聆聽著歡快的巴音樂,而我獨自醒悟,心生憂愁的楚顏色。
當太陽西沉,寧靜歸來的時候,
我輕輕地敲擊著松門,進入我的幽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孟郊的退隱生活。詩中,孟郊探討了隱居之后的生活狀態和心境。
首先,他問自己在退隱之后如何維持生計,如何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他感嘆自己的體力已經衰退,無法再從事繁重的勞動,所以不能閑散,需要想辦法找到合適的謀生方式。
其次,他描述了自己在隱居中所從事的農耕勞作。他種植稻谷,耕作白水旁的田地,背負著柴禾從青山上回來。通過這些勞動,他展示了自己勤勞的精神和對自然的依賴。
然而,盡管身在隱居,孟郊依然對外界的喧囂有所感知。他提到眾人歡快地聆聽巴音樂,而他自己卻獨自醒悟并感到憂愁。這種對外界聲音的感知,與他內心的孤獨和憂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詩人描述了傍晚時分歸家的情景。當太陽西沉,大自然漸漸寧靜下來時,他輕輕地敲擊著松門,進入自己幽靜的居所。這種描寫傳達了一種寧靜和安逸的氛圍,表達了隱居生活帶來的內心寧靜和返璞歸真的愿望。
整首詩以作者的隱居生活為背景,通過對物質生活、內心狀態和歸家情景的描繪,表達了孟郊對隱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他在物質生活的拮據中保持著勞作的勤奮,同時也面對著內心的孤獨和憂愁。然而,他對隱居生活的追求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使他能夠找到一種平和的心境。整首詩以簡潔、淡泊的語言描繪了隱居者的生活狀態和內心體驗,展示了孟郊對于人生意義和生活方式的思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