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饑雪吟 / 作者:孟郊 |
饑烏夜相啄,瘡聲互悲鳴。
冰腸一直刀,天殺無曲情。
大雪壓梧桐,折柴墮崢嶸。
安知鸞鳳巢,不與梟鳶傾。
下有幸災兒,拾遺多新爭。
但求彼失所,但夸此經營。
君子亦拾遺,拾遺非拾名。
將補鸞鳳巢,免與梟鳶并。
因為饑雪吟,至曉竟不平。
|
|
饑雪吟解釋: 《饑雪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饑鴉夜間互相啄食,
它們的叫聲互相哀鳴。
寒冷刺骨如刀割,
天地間毫無溫情。
大雪壓迫著梧桐樹,
折斷了柴禾的崢嶸。
誰知鸞鳳的巢穴何在,
不與梟鳶相爭斗。
下方有著那些遭受災禍的孩子,
爭奪著拾取被拋棄的東西。
只求那些失去了一切的人,
夸耀著自己的經營成果。
君子也會去拾取遺失的東西,
但他們拾取的不是名聲。
他們將修補鸞鳳的巢穴,
避免與梟鳶同處。
因為饑寒交迫,我吟唱起來,
直到黎明,心情依然不平靜。
詩意:
《饑雪吟》描繪了極端的饑寒環境下的景象,以及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的生存狀態。詩中的饑鴉相互啄食、相互哀鳴,象征著人們在饑餓的困境中互相爭斗和哀嘆。大雪壓迫梧桐樹,折斷柴禾的崢嶸,表達了自然環境的殘酷和人們生活困苦的形象。詩人孟郊通過描繪這些場景,抒發了對社會現實的無奈和憤懣,表達了對人們困境的同情和對社會的批判。詩中還探討了人們對名利的追求和對真正價值的認識,呼吁君子們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和價值,而非只追求名聲。
賞析:
《饑雪吟》通過對饑寒環境下的景象描繪,展現了孟郊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人們困境的同情。詩中運用了寒冷、飢饑、瘡痍等意象,以強烈的對比和生動的形象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饑寒環境中的絕望和無奈。詩中的饑鴉、大雪壓梧桐等形象,通過對比和象征,傳遞了人們在困境中的掙扎和無力感。
此外,詩中也蘊含了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對真正價值的思考。詩人提到人們爭奪遺失之物的場景,呼應了社會中對名利的追逐。然而,詩人通過強調君子拾取遺失的東西不是為了名聲,而是為了修補鸞鳳巢穴,表達了對真正價值和高尚品德的追求。整首詩以寫景抒懷的形式,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們生存狀態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道德價值的關注。
《饑雪吟》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深刻的詩意,深受讀者的喜愛和贊賞。它通過對饑寒環境的描述,揭示了人們在極端困苦中的求生和掙扎,以及對社會現實的無奈和批判。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人性的思考和對真正價值的追求,呼喚君子們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真正的意義,而非只追逐名利。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思想性,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思考的優秀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