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懊惱 / 作者:孟郊 |
惡詩皆得官,好詩空抱山。
抱山冷殑殑,終日悲顏顏。
好詩更相嫉,劍戟生牙關。
前賢死已久,猶在咀嚼間。
以我殘杪身,清峭養高閑。
求閑未得閑,眾誚瞋bF々。
|
|
懊惱解釋: 《懊惱》是唐代孟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惡詩皆得官,
好詩空抱山。
抱山冷殑殑,
終日悲顏顏。
好詩更相嫉,
劍戟生牙關。
前賢死已久,
猶在咀嚼間。
以我殘杪身,
清峭養高閑。
求閑未得閑,
眾誚瞋bF々。
詩意:
《懊惱》這首詩詞表達了孟郊對于當時文學界的不滿和自身遭遇的苦悶之情。詩中他指出惡劣的詩詞卻能得到官位,而優秀的詩詞卻被冷落。他感到悲哀,整日愁容滿面。優秀的詩人相互嫉妒,彼此之間充滿了競爭和敵意。前輩們的杰作雖然已經逝去很久,但它們仍然存在于人們的口中,不斷被吟詠和評論。孟郊自謙自己的才華已經漸漸消逝,只能寄望于與世無爭、修養高尚的生活。然而,他追求安閑的心愿卻未能實現,眾人嘲笑和嫉妒不斷困擾著他。
賞析:
《懊惱》這首詩詞展示了孟郊對于唐代文學環境的不滿和自己的失意。他對于社會對詩詞的評價標準感到痛心,惡劣的作品卻能得到官位,而優秀的作品卻被忽視或嫉妒。孟郊的詩中充滿了對于社會現象的不滿和對于文學境遇的痛惜。他感到自己的才華逐漸衰退,而且難以獲得寧靜和安逸的生活。整首詩透露出孟郊內心的無奈和憤怒,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于文學創作的堅持和對于真善美的追求。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孟郊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于社會現象的抨擊和自身遭遇的反思,揭示了當時文學界的不公和混亂。它展示了孟郊對于詩歌的熱愛和對于真正優秀作品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他作為一位詩人的自我思考和追求。這首詩詞在唐代文學史上具有一定的批判意義,并對后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