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終南龍池寺 / 作者:孟郊 |
飛鳥不到處,僧房終南巔。
龍在水長碧,雨開山更鮮。
步出白日上,坐依清溪邊。
地寒松桂短,石險道路偏。
晚磬送歸客,數(shù)聲落遙天。
|
|
游終南龍池寺解釋: 《游終南龍池寺》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飛鳥不到處,僧房終南巔。
龍在水長碧,雨開山更鮮。
步出白日上,坐依清溪邊。
地寒松桂短,石險道路偏。
晚磬送歸客,數(shù)聲落遙天。
中文譯文:
飛鳥無處停歇,僧房建在終南山巔。
龍在水中游動,使山巒更加蒼翠。雨水滋潤山脈,使其更加鮮明。
我步出明亮的白日,坐在清澈的溪水旁。
這片土地寒冷,松樹和桂樹很矮小,道路崎嶇險惡。
晚鐘聲送行人離去,幾聲鐘聲遙遠(yuǎn)地落在天空中。
詩意和賞析:
《游終南龍池寺》描繪了詩人游覽終南山上的龍池寺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寺廟建筑,表達(dá)了詩人對山水之美和寧靜寺廟環(huán)境的贊美。
詩的開頭,“飛鳥不到處,僧房終南巔”,表現(xiàn)了終南山高峻的地勢和僻靜的環(huán)境,似乎連鳥兒都不容易到達(dá)。接著,詩人描述了龍在水中游動的場景,使山巒更加蒼翠,雨水滋潤山脈,使其更加鮮明。這些描繪使讀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和生機(jī)勃勃的氣息。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詩人描繪了自己的行動,從明亮的白日步出,坐在清澈的溪水旁。這表達(dá)了詩人對自然環(huán)境的享受和對寧靜的追求。
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描述了終南山的地勢和道路的險惡。寒冷的土地上,松樹和桂樹都很矮小,道路崎嶇險惡。這種描寫增加了對山巒險峻的感知,同時也體現(xiàn)了詩人在探險中的艱辛。
在詩的結(jié)尾,詩人通過晚鐘聲送行人離去的場景,給整首詩營造了一種寧靜而莊重的氛圍。幾聲鐘聲在遙遠(yuǎn)的天空中回蕩,給人一種超越塵囂的感覺。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寺廟環(huán)境的描繪,表達(dá)了詩人對大自然之美和寧靜寺廟環(huán)境的贊美,同時也融入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世俗的超越。這首詩詞以其細(xì)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孟郊獨特的詩歌才華,具有唐代詩歌的典型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