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皇甫判官游瑯琊溪 / 作者:孟郊 |
山中琉璃境,物外瑯琊溪。
房廊逐巖壑,道路隨高低。
碧瀨漱白石,翠煙含青蜺.客來暫游踐,意欲忘簪珪。
樹杪燈火夕,云端鐘梵齊。
時同雖可仰,跡異難相攜。
唯當清宵夢,仿佛愿攀躋。
|
|
和皇甫判官游瑯琊溪解釋: 【中文譯文】在山中有一個如琉璃世界般的地方,離塵不染的瑯琊溪。房廊穿越峰巖,道路隨著地勢起伏。青蜺舔漱碧澄的白石,翠綠的煙霧中含著清新的青春。客人來到這里,暫時忘卻俗務,不想佩戴華麗的珍寶。樹梢上的燈火在夕陽下閃爍,云端上的鐘聲與佛聲和諧共鳴。時光雖然相同,但追求的軌跡各不相同。只有在清澈的夜晚夢里,仿佛愿意攀登上去。
【詩意】這首詩以瑯琊溪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寧靜、清新的山水世界。詩人通過描繪山中的景色,表達了遠離塵世紛擾的愿望,希望在這個美麗的地方暫時遠離塵囂,放下名利與世事的紛擾,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平靜。詩人通過描述清澈的溪水、青翠的山林、澄凈的白石等物象,展現了一種寧靜、脫俗的情調。
【賞析】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的山中琉璃境、物外瑯琊溪給人一種離塵不染、清新寧靜的感覺。描寫瑯琊溪的房廊逐巖壑、道路隨高低,以及碧瀨漱白石、翠煙含青蜺的景象,都體現了自然山水的美態。詩人通過描述客人來到這里暫游踐的情景,表達了對于放下世事煩憂,追逐內心寧靜的向往。最后的清宵夢和攀躋一詞,則表達了詩人對于這種寧靜生活的追求,并希望能夠在夢中實現。整首詩雖然以瑯琊溪為中心,但卻通過描繪雅致的山水景象,表達了對于寧靜、脫俗之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