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昆山惠聚寺僧房 / 作者:孟郊 |
昨日到上方,片云掛石床。
錫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晴磬無短韻,古燈含永光。
有時乞鶴歸,還訪逍遙場。
|
|
蘇州昆山惠聚寺僧房解釋: 《蘇州昆山惠聚寺僧房》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詩人以惠聚寺僧房為背景,描繪了僧房清幽祥和的景象,表達了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和推崇。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昨日到上方,片云掛石床。
錫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晴磬無短韻,古燈含永光。
有時乞鶴歸,還訪逍遙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昆山惠聚寺僧房為背景,展現(xiàn)了僧房的寧靜和祥和。詩人通過描繪片云掛在石床上、莓苔青綠、松柏散發(fā)香氣等細節(jié),將僧房的景象生動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錫杖和袈裟是僧人行走和修行的象征,詩中提到的錫杖莓苔青和袈裟松柏香,表達了僧侶在修行中的虔誠和從容。晴磬是佛教中晨鐘暮鼓的一種樂器,與詩中的無短韻相呼應(yīng),表達了安詳平和的心境。古燈則寓意著佛法的普照與永恒。詩中的乞鶴歸和逍遙場則表達了作者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夠追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境地。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意象的選擇,展示了僧房的寧靜和祥和,表現(xiàn)了佛教所崇尚的平和與從容的生活態(tài)度。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僧房的描繪,傳達了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和對瑣碎世事的超脫之情。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清凈之地的渴望,并從中得到一種寧靜和慰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