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盧虔端公守復州 / 作者:孟郊 |
師曠聽群木,自然識孤桐。
正聲逢知音,愿出大樸中。
知音不韻俗,獨立占古風。
忽掛觸邪冠,逮逐南飛鴻。
肅肅太守章,明明華轂熊。
商山無平路,楚水有驚潈。
日月千里外,光陰難載同。
新愁徒自積,良會何由通。
|
|
送盧虔端公守復州解釋: 送盧虔端公守復州
師曠聽群木,自然識孤桐。
正聲逢知音,愿出大樸中。
知音不韻俗,獨立占古風。
忽掛觸邪冠,逮逐南飛鴻。
肅肅太守章,明明華轂熊。
商山無平路,楚水有驚潈。
日月千里外,光陰難載同。
新愁徒自積,良會何由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孟郊送別盧虔端公前往復州的作品。詩中以清新純粹的語言表達了對盧虔端公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首先,詩人孟郊以師曠(古代音樂家)聽群木(百木之聲)自然而然地辨認出孤桐的聲音為開場。這里通過描繪自然界的聲音來暗示孟郊對盧虔端公的了解和贊賞。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愿望,希望盧虔端公的才華和正直的聲音能夠被知音所接納并脫穎而出,突破平庸的境地。知音指的是欣賞詩人才華的人,這里暗指希望盧虔端公能夠得到真正懂得欣賞他的人的認可。
第三段,詩人表達了對盧虔端公獨立不倚附于俗世的態度的贊賞,他堅守古代的風范,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觸邪冠指的是不受邪惡勢力的影響,堅守正道。
最后兩句寫盧虔端公離去的情景,描繪了他莊嚴肅穆的形象,如同華轂熊(古代車轅上裝飾的熊形物)般明亮耀眼。商山無平路,楚水有驚潈,形象地描繪了他所面臨的困難和艱險。
整首詩通過對盧虔端公的贊美和祝福,表達了孟郊對他的崇敬和思念之情。詩中展示了詩人對盧虔端公品德和才華的贊賞,以及詩人對友誼和相聚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