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張碧集 / 作者:孟郊 |
天寶太白歿,六義已消歇。
大哉國風本,喪而王澤竭。
先生今復生,斯文信難缺。
下筆證興亡,陳詞備風骨。
高秋數奏琴,澄潭一輪月。
誰作采詩官,忍之不揮發。
|
|
讀張碧集解釋: 《讀張碧集》是孟郊所寫的一首唐代詩詞。該詩詞描寫了天寶年間,太白星歿去后,唐朝逐漸走向衰落之境,但通過讀張碧的作品,體現了文藝復興的氣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天寶太白歿,六義已消歇。
大哉國風本,喪而王澤竭。
先生今復生,斯文信難缺。
下筆證興亡,陳詞備風骨。
高秋數奏琴,澄潭一輪月。
誰作采詩官,忍之不揮發。
詩意和賞析:
詩詞通過描述天寶年間太白星歿去后,六義消失的情景,表達了大唐帝國逐漸失去興盛與繁榮。然而,通過讀張碧的作品,作者認為文學藝術有可能重現昔日的輝煌。
在詩中,孟郊稱贊了張碧的文學才能和品格。他認為張碧有能力通過自己的作品來驗證時代的興衰,并通過豪言壯語來堅持自己的信念。他們的創作使人們意識到過去的輝煌和文化復興的可能性。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惋惜。他想知道誰有能力成為采詩官,即采用這些具有復興文化潛力的作品。他希望能找到這樣一位官員,從而使這種文化的復興能夠真正實現。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唐帝國逐漸衰落的描寫和對張碧的贊美,表達了對文化復興的渴望和企盼。孟郊通過這首詩詞呼吁人們珍惜文化遺產,并重視文學藝術的力量,推動國家的繁榮和興盛。 |
|